文科小说 女频言情 让你统一明末!你统一全世界了?魏昶君大明结局+番外

本书作者

斩悬

    男女主角分别是魏昶君大明的女频言情小说《让你统一明末!你统一全世界了?魏昶君大明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斩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南洛河有蛟龙成精,说看不得此地生灵太苦,特驱恶云,让我告知父老乡亲。”面对一众人好奇,敬仰,畏惧,害怕的眼神,魏昶君不急不缓,神神叨叨的说出这一段话,说完他看着老道士:“道长,我前几日之所以大病,就是因为承了因果,遭了反噬,你说呢?”老道士直接作揖,泪流满面:“感恩魏家,不然这数月以来哪来烈阳,我建议将我道观改为南洛真龙关。”魏昶君忍不住内心暗骂,这老道士真是狡猾,他之前名声损失了不少,害怕老百姓不信他,所以他急忙利用这件事再次获得百姓膜拜,所以老道士比自己还着急,他更迫切这件事是真的,好保持他身份名声不坠。“有劳大师了。”魏昶君一副平静的样子。不少村民都兴奋无比,南洛河是周围几个村子都用的大河,每年都淹死几个人,有人说里面有蛟龙...

章节试读

“南洛河有蛟龙成精,说看不得此地生灵太苦,特驱恶云,让我告知父老乡亲。”
面对一众人好奇,敬仰,畏惧,害怕的眼神,魏昶君不急不缓,神神叨叨的说出这一段话,说完他看着老道士:“道长,我前几日之所以大病,就是因为承了因果,遭了反噬,你说呢?”
老道士直接作揖,泪流满面:“感恩魏家,不然这数月以来哪来烈阳,我建议将我道观改为南洛真龙关。”
魏昶君忍不住内心暗骂,这老道士真是狡猾,他之前名声损失了不少,害怕老百姓不信他,所以他急忙利用这件事再次获得百姓膜拜,所以老道士比自己还着急,他更迫切这件事是真的,好保持他身份名声不坠。
“有劳大师了。”魏昶君一副平静的样子。
不少村民都兴奋无比,南洛河是周围几个村子都用的大河,每年都淹死几个人,有人说里面有蛟龙,但谁也没想到居然在庇护落石村。
这让一些村民虔诚作揖,有一些人折返回家拿了贡品,希望祭祀感恩真龙庇佑。
于是魏昶君看着卧室多了一些上贡的梨,甚至还有一碗土鸡肉,几个鸡蛋,几个月来一只阴天,魏昶君算准了一天半晴朗,对这些没读书过,从小生存在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神迹。
其中这些送的最多的来自——老道士。
老道士还询问需要什么,他听到魏家缺笔墨,他咬牙送来了斋笔,南梁精墨,白纸,甚至一些书籍杂谈。
这个老家伙现在成为了自己掌控落石村的合作伙伴,他手下有信徒,道观有身体强壮的弟子,甚至还有好几十亩良田,储备不菲的糙粮,他最缺少的就是神灵手段——如掌控天象,预测吉凶等。
所以二人成为合作伙伴。
魏昶君第一时间没有和现代联系,他饿的厉害,从生病到大病初愈,烈阳高照这两天,他几乎每一日都是饥饿状态,十七岁的少年身体急需热量。
中午终于能吃顿好的了,腊肉炖土豆,土豆丝十六世纪万历初年传入大明,师治安官员曾记载土豆亦似芋,而此差松甘,后来明朝菜户营,也就是专门给宫廷生产蔬菜瓜果的部门,该部门开始种植土地,到了崇祯年间土豆已经被大明朝上层接受,但百姓吃的人不多,因为不知道种植之法,加上种子少,灾害天气多。
所以种植的人仅限于京师及中原一代,腊肉先水煮去腥味,然后用猪油煸炒,放入过年才舍得用的香料,放入土豆一起焖炖,旁边小火炉热着黄面馒头。
至于其他兔子肉被做成了风干肉,不舍得吃。
魏昶君又炒了五个鸡蛋,弟弟妹妹拿着刚出锅的热馒头使劲擦着炒鸡蛋的锅底,让馒头浸润上油渣,魏昶琅吃的不断流口水,怎么擦也止不住。
程氏抹着眼泪,在给魏昶君父亲上香,念叨着:“长子有出息了,九泉之下可安心了。
腊肉炖土豆一人一碗,油水很大,一家人没有说话,都闷头干饭,几个月每天都是饥饿吃不饱状态,现在恨不得把陶碗都啃了。
一大锅肉吃的干干净净,都不用洗锅了。
魏昶君让弟弟妹妹帮助母亲收拾腊肉和清理糙麦,他一个人回到屋内,关门,从床边掀开平石,取出羊皮包裹的「大明事录感」前半本。
碾墨,润笔,吃饱之后他感觉握笔都有了力量。
这一刻他开始书写,告知现代大国他什么情况。
——23年十月初二下午二点整,西安烈阳高照,而在近四百年前的崇祯元年同一天确是冰雹加暴雨。
西安历史所-会议室中心放着盒饭,三十多名专家休息和用餐都在历史所,他们得到上面的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帮助穿越者在明朝末年立足!
立足这两个背后拥有太多含义了。
悬泉置遗址研究学者开口:“该穿越者背负改变历史屈辱的机会。”
“崇祯元年,这是西方正式璀璨发展,大航海进行时的时代,如果穿越者未来能够立足,甚至带着大明进入世界舞台,那未来无法想象。”
“或许另一个维度的未来全世界说中文,也或许我们一觉睡醒,我们的土地覆盖全世界每一处。”
其他人更加亢奋,历史研究所长雷请议激动开口:“回信了!”
在场所有人看着「大明事感录」回信。
「魏昶君,借助天气获得落石村村民惊叹,本村有道观改名南洛真龙观」
各大学者纷纷开始打电话或驱车外出,在昔日青州府莒州蒙阴县城旧址处,早就有学者队伍开始搜寻资料,搜寻当地明朝年间一切墓志铭,搜寻家家户户关于历史记载,古籍书文,同时展开古墓挖掘工作,调查墓中是否有壁画等记载。
用尽一切力量查询穿越者的资料。
下午三点时,陆陆续续的资料汇聚会议室。
雷请议一一整理。
「魏昶君,蒙阴县民,早年丧父,孤撑家,崇祯元年十月预测天地极象,传得其南洛龙王助,特铸碑,后死于虞家之手,道观毁,万佛庙生」
该资料来源——「南洛河道大明旧碑」「蒙阴县志怪谈」
“根据资料分析,穿越者因为和道观合作被村子大户地主盯上,该地主似乎颇有实力,联合一些万佛教将道观和魏家铲除。”
“明朝末年天下乱象,邪派数不胜数,明末缙绅更是多如牛毛,在当地豢养私军,和当地官吏沉疴勾结,为祸乡邻,霸道狠辣。”
敦煌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科开口,“回信,告知穿越者眼前危机是什么,同时给穿越者分析如何解决困境,如何拥有私人武装力量。”雷请议大手一挥,在场三十多人这次纷纷联系各自院校,让院校教授集体参加讨论会议。
对外宣称是历史研究讨论辩论策,实际上为穿越者确定方策解决困境。

户帖「身份证」
魏昶君,青州府莒州-蒙阴县民,计家肆口。
男子贰口,女子贰口。
事产:民瓦房贰间、驴壹头......
崇祯元年拾月初一「1628年10月9日」
魏昶君面前放着明朝户帖,在上吐下泻发烧感冒三日,老娘请了枯瘦如柴的老道长驱邪,还要硬灌自己一口符水,面对未知不知道包含多少病菌和朱砂的符水,魏昶君强行起身,打跑了老道士,然后让小妹煮了毛巾,给自己热敷。
之后他玩命喝热水,硬生生熬过穿越生涯第一步——生病。
现在他依旧虚弱站着木桌前,端详户帖。
户主就是他,前身父亲病逝于天启六年(1626年),父亲魏严鉦本为驿丞,受不了驿站官员剥削,气的大病不起,一命呜呼,魏昶君来不及悲伤先去了衙门登记新户帖,成为了魏家户主。
如果不尽快登记户帖,旁系族人会趁机夺取家中店铺。
至于户帖上的事产——指“家庭财产情况”,魏家财产不多,一头驴一艘小木船,两间破民瓦房,一间歇业的裁缝店,土地更是勉强能维持家用,要不是父亲是驿丞,全家早就饿的浮肿惨白了。
难!难!难——魏昶君只感觉脑门写满了难字,但他不能倒下,他是户主,母亲,小妹,小弟都需要照料和保护,他如果倒下了,那就完了。
这不是张居正变革的万历初年,也不是百姓尚能存活的洪武年间。
这是崇祯元年,史书有云1628年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百姓白骨,积积如山,草麦于野,尽皆白发。
这句话背后是北方陕西,山东等地,灾荒不断,以至于白骨堆成小山丘,而地上有着一片片白色的草,靠近一看全是人营养不良的白发。
魏昶君穿越前曾是历史院校高材生,在一次户外调查遭遇车祸,没想来到了《汉南续郡志》记的崇祯元年,彼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
想到明朝末年最普遍的现状就是百姓游魂于野,肋骨徒增,肚大腐白,灾灾连年,魏昶君就感到一阵寒意,他甚至颤抖了一下,他熟读明史记,知道王朝末年到底多可怕。
百姓瘦的肋骨都一根根凸出来,而肚子却很大,就是因为吃了太多的蓬草,树皮,观音土,导致肚子惨白浮肿,最后腹胀而死,其状惨烈。
他奶奶的,穿越明朝末年和穿越南北朝倒也没什么区别,不过都是变着花样死,老天真是高看自己,魏昶君不免露出苦笑,眼神恨恨,他虚弱依靠床边,床铺着编制好的芦苇草,晒干的芦苇草经过编制成为草垫,不过现在天气潮湿,经常下雨,房屋漏雨,芦苇草垫早就朽烂一片,有虫子爬过。
怪不得前身生病严重,吃的还差,营养不足,睡的破草垫子还全是虫子。
魏昶君拍了拍脑袋,想起来了什么,明末最严重的不光是兵灾,旱灾,水灾,还有——小冰河世纪。
自崇祯元年起始,秋冬春三季,无论南北,天气皆暴雨如注,而后寒风凛冽,暴雪呼啸,庄稼被冻死,百姓被冻死的更多,现在已经开始有征兆了,这才十月初旬,天气已经冷的让人浑身颤粟了。
披着灰色粗袍,魏昶君虚弱看着外面,外面风声吹的院子柳树不断摇晃,他观察了许久外面,发现没人,他才挖开房屋一角,取出一个锈迹斑驳的铁盒,盒子是一个一卷书,书名叫「大明事录感」,该书像是被巨力撕扯成了两段,这是前半段书。
这是他上一世心血之作,内容记有明朝治事篇,而现在这本书翻开之后,无半点字迹。
魏昶君并不意外,他取出毛笔,用粗糙墨水开始在书纸张上写着——求救!
「急!急!急!我叫魏昶君,西安人,身份号码是24362646,手机号是15823...毕业于华北大学古汉语系考古专业,就职敦煌历史研究所,我穿越至崇祯元年,灵魂进入青州府莒州蒙阴县-落石村-同名同姓户主魏昶君身体内,我有一妹一弟,皆未成年。后世好友,同事,领导若看到字体,请一定回信,查看我之后命运如何,我家有一颗柳树,树高两寸处有一个三叶刻痕」
魏昶君还想多写,但没有墨了,毛笔也秃的厉害,他只能合上书,然后取出柴刀,艰难的在院内柳树两寸处开始划着一个三叶刻痕,他划的口径很大,因为树木愈合很快,如果这棵柳树有幸活到现代,那必须一个极大的刻痕,才能在现代留下一些痕迹。
——2023年10月初一。
西安历史研究所外有军车排列,能够进入研究所的皆是国内外历史学顶级学者,他们每个人都神情疑惑,因为上面领导指令要求他们参加一项重要历史会议。
研究所会议室内,地上铺着毛毯,摆放了一圈从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有关明朝的所有出版书籍,分类别摆放,赋税经济,民生基础、事怪灵叹、明制度论、驿站变迁史、洪武传、大明律、南明史、明人物传、明末事录等属。
而这些书铺成了一个大圆圈,在圆圈核心处摆放一本——「大明事录感」该书像是被巨力裂成两本,这是后半本,上面还有一些暗红枯竭的血迹。
在该书上方是高清摄像头拍摄,诺大房间内放着一个大屏幕,全程转播该书画面。
几十名学者都纷纷愣神,至今为止还没有缓过神来,不知道要做什么。
“诸位安静。”
西安历史研究所所长雷请议走来,他神情严峻,指着屏幕,这一刻屏幕上的书纸张原本毫无字体,而现在开始浮现一行毛笔字,但笔墨太差,时常字锋断开,在场历史学者纷纷看向这行字。
——急!急!急!我叫魏昶君,西安人,身份号码是24362646,手机号是15823...毕业于华北大学古汉语系考古专业,就职敦煌历史研究所,我穿越至崇祯元年,灵魂进入青州府莒州蒙阴县-落石村-同名同姓户主魏昶君身体内,我有一妹一弟,皆未成年。
当这一行字出现时,西北明史书所所长直接瞪大了眼睛,其余学者有人想嗤笑,但发现现场气氛安静,于是所有人安静起来。
而敦煌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科直接呆住。
字体继续浮现。
——后世好友,同事,领导若看到字体,请一定回信,查看我之后命运如何,我家有一颗柳树,树高两寸处有一个三叶刻痕。
而后只有几个黑点墨痕,像是毛笔斑秃,墨水劣质,无法再写。
在场近三十名德高望重的历史研究专家对视,许久有人无法压抑激动:“如果这是真的,或许我们将会改变历史!!”
“至少在另一个维度的明朝,将会走向另一个方向,另一种开始或结局!”

“真冷啊。”莫狗柱缩手缩脚呼出寒气,往年从没这么冷过,才十一月中旬,便已经开始覆霜,清晨起满目皆霜,现在他点燃火炉,暖着手脚,然后从口袋小心翼翼捋出一张纸条,这是魏里长给他取得新名字——莫柱竣。
莫柱竣很喜欢这个名字,比以前威武多了,暖了手,火炉上的米粥也好了,他快速喝完,然后提起镐头去院子犁地。
——“县城物价太贵了,他奶奶的,四十两银子才买回一骡车,在以前至少五骡车。”洛水老道连连抱怨,他额头都覆着白霜,他是连夜从蒙阴城赶回来的,生怕被人盯上。
“县城城墙之外已经有了一千多流民,县丞已不让流民进城,我们进城都查看户帖,周围县城更严重,听说光青州就来了十七万陕西逃难的人,其中几万人为流民,流窜青州各处。”
“洪武年间猪肉不过十文一斤,万历年间四十文,现在则是九十文一斤,买多了才送一点剃干净肉的骨头。”
洛水老道颤巍巍接过魏染瑕递过的米粥,他道谢后端着碗咕嘟一大口,整个人舒服的哈了一口气,其他道士和农民抱着碗,咕嘟咕嘟喝着米粥,舒服的直哈气。
魏昶君看着骡车上的物资,骡子正在吃着草料,弟弟魏昶琅给骡子喂了麦麸和枯草,这让村民看着心疼,从去年开始,麦麸就是人吃的了。
四十两银子还有几百铜钱,再加上虞家一些所谓的名人字画,连环画,还有一些小巧玲珑的家具也被卖了,总共换回来杂棉四百斤,好棉一百五十斤,猪肉三十斤。
盐一百八十斤,糙米十担,糙麦十担,粗布布匹30尺,活猪仔20头,小鸡仔80个,农具69个,在黑市还买了4把军制腰刀,一把弩箭,3担面粉....魏昶君咂舌,这些如果在万历年间初期张居正专政时二十两银子足已购买,但现在才崇祯元年,四十两银子加上地主家具才能勉强买这点。
明末物价崩盘从崇祯1628年冬开始。
往后物价之后越来越惨烈,到了崇祯十年左右,物价再翻八倍,北方甚至有价无市。
“杂棉和棉花全部扯布做棉衣,母亲你带领其他老妪制作棉衣。”魏昶君开口。
“每个小巷子发一个猪仔和四个鸡仔,告诉小巷子村民他们必须集体养活猪仔鸡仔。”
“剩下的粮食都运到道观,之后根据耕地,施肥,引水渠各种表现,奖励粮食。”
“同时但凡加入民卫青壮年发棉衣一件,每天多发一勺糙米。”
魏昶君平静安排,他甚至没有给自家留猪仔,留下好米,一大车物品再次被拉入道观。
在回道观路上,洛水老道看着不少围观的村民,大声敲锣喊着:“里长仁德,庇护村邻,他自家未曾留一粒米一点布,只为发放乡老。
莫柱竣正扛着锄头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感叹:“魏家当里长,此乃我落石村百年之福泽。”
骡车前,有道士好奇:“师傅,魏里长为什么不要粮食,甚至不要任何,要知道这些他完全可以据为己有。”
洛水老道眯着眼睛,沉吟片刻:“古往今来,欲成大事,必有气魄风骨。”
“里长绝非无名之辈,怕是真能进这乱争一争。”
洛水老道眼神恍惚,他昔日也是文人,见过书中太多枭雄人物了,但凡起家前必有非凡之姿,而魏昶君之姿他完全捉摸不透,此人居然有成为圣明雄主的品格,那便是他真正爱民。
而不是以残暴,以凶悍势力,养着一波军队,霸道治理。
而是真正爱民,之后再霸道处理危机。
——“底肥——起肥!”
“各家各户,丈量土地,一亩地需两担肥,十日后灌溉,一月后追肥两担。”魏昶君在村后堆肥地喊着。
其实正常一亩地至少四担肥,这种肥是底肥原始肥料,肥力不足,但肥料不多,只能先如此。
魏家两个小孩扛着扁担木桶装着肥料,莫柱竣提着肥料,其他村民陆续排队扛肥,给自家院子,给门前小巷开始施肥,再次开垦,让肥力渗入。
整个小村各种小道小路,院子村落,全是一股淡淡臭味,这还是寒冬,如果夏日必会臭气熏天。
“栽培!”
“土豆入下两寸,土壤松质,五寸下两个土豆,盖土时需盖严。”魏昶君和道士敲锣打鼓几乎走访每一家,发土豆,亲手告知栽培要点。
因为没有覆膜,也就是塑料布,冬季土豆都用塑覆膜盖住保证生长最适宜温度,但现在只能用土盖严,底部土质松,保持生长温度。
“如果胆敢吃土豆种子,流民来袭时,将其全家驱逐出村。”洛水老道带着十个手持长矛的道士,三十个拿着棍子的民卫每天早晚都喊着。
有一些混痞村民也不敢吃了,要知道这可是连累全家,这种恶劣天气,流民肆虐,一旦被驱逐出村,下场惨烈。
之前放入暖房半个月,发芽的土豆开始种上了。
魏昶君检查了全村院落,小巷,后山开垦地,发现全部土豆种下,他才彻底松了口气,十一月这二十天来几乎为了土豆到处奔走。
行走落石村,路过一些小巷子时会听到哼唧哼唧声,只见在猪棚里面养着鸡,里面是一个巷子村民起早贪黑去山上割的猪草,捡的各种野菜。
洛水老道也瘦了许多,他看着猪仔感叹:“蒙阴县城其他村子都赶紧卖猪,因为村子多盗贼劣匪,饿的没办法就偷家禽,偷狗偷羊,偷盗成风。”
说到这洛水老道自豪了许多:“放眼四望,尽皆百里,唯我落石一村敢养猪开垦。”
“你连夜奔回,路上安全否?”魏昶君道。
洛水老道神情凝重,不断摇头:“若不是我们人多,早就被劫了,遇劫匪三次,都是贫苦人组成的队伍,但一个个下手狠辣,看我们手持长矛畏惧放行。”
“在城内有米铺被抢,抢米铺的几人被县丞直接砍了头,都没有画押就砍,就为了城门砍头震慑流民。”
“我还在县城看到了不少墩边军户,一个个落魄无比,有些干脆化夜盗,蒙阴县如今家家闭门,县丞虽手段了得,但时日太难。”洛水老道神情恍惚,似乎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大明崩塌的如此之快。
他原本等着十年后各地混乱,二十年后反军起,之后寻机趁势而起。
但现在大明北地已有混乱之兆,再次看着充满生机勃勃的村子,洛水老道感叹,乱世真是人才辈出。
“往后只会更乱。”魏昶君只此一句,他想到崇祯十二年后大明朝廷彻底失势,各路军阀反心各立。
时不我待。

未来回信前半段要求穿越者必须历史留名,如此才能查询其人物踪迹。
而来信——后半段内容如下。
自公元1628年十月初一起始初二天气晴空,风雪止,阳出。
初三天气初时晴,过半骤变,鬼哭,雹雨尽出。
初四天晴,持续七日,而后温度骤变,寒冬已至。
——天气资源来源「蒙阴县志」「历代气候变化」「历代亩产研究」「明史五行志」「灾详」
魏昶君发现一点,未来回信形式已经朝着明朝书写方式靠拢,这显然是写信好友故意使用这种方式,也是让自己习惯明朝书写方式,理解方式。
后世有心了。
魏昶君缓缓起身,因为蹲坐太久,营养不良血气不畅,他站起时感到一阵晕眩,主要原因是大病初愈,吃的太差,营养跟不上。
他合上了书,用羊皮包裹好,再次埋在卧室一角,如今身躯太弱精力奇差,他无法长时间和现代进行对话,而且他也没有笔墨进行回信了。
崇祯元年十月初一下午五点整,寒风凛冽,树木干枯,天色阴暗,完全看不到明天会晴朗,魏昶君推开木门,走入堂屋。
母亲程氏在做饭,她捡着小碎木头炖着米粥,米粥翻滚里面还漂浮着两个鸡蛋,弟弟妹妹瘦的不成样子,蹲坐在锅前猛嗅着米粥香味,嘴边流出涎水。
“兄长无恙了吗?”魏染瑕急忙搀扶,她更瘦弱,更像是魏昶君搀扶着她。
“兄长无恙。”魏昶君揉着妹妹的小脸,一阵心酸,小脸都不是肉嘟嘟的,而是瘦的咯人。
“母亲,我们还有多少粮食,都潮了吗?”魏昶君开口。
“两担糙麦,还有一些麦麸,都潮的不行,生虫厉害。”母亲程氏无奈叹气。
“明天晒粮,包括家里被子,毯子,都拿出去晾晒。”魏昶君开口。
妹妹魏染瑕,弟弟魏昶琅都怔住,看着窗外乌云滚滚,神情萎缩:“哥怕是接下来天气愈发可怖。”
“万一下雨,淋了被褥和粮食就麻烦了,咱们没劈柴。”
程氏也感到惶恐,现在日子太过艰难,实在是承担不起任何变故。
“我自有思量,还有你们两个吃完饭去村子游说,就说明日大晴,让村民晒粮。”魏昶君看着兄妹,神情凝重,现在他是户主,有决定家事的资格。
这很重要。
想要在村子立足或者掌握威严,他只能先通过之后天气预判,让村民膜拜或忌惮自己。
在王朝末年一角的破败小村,最快获得敬畏感那就是神灵之力。
让村民以为自己获得神灵感召。
同时有资格有机会被写入书籍或村志县志,如此后世才有看到自己,提醒自己下一步如何做。
魏昶君眼眸很亮,他心中做好了决断。
掀开米粥,香味四溢,程氏米粥分成四份,其中魏昶君米粥最为黏稠里面还放着一个鸡蛋,弟弟妹妹碗中各自放着半个鸡蛋,程氏米粥最为稀薄,几乎没什么米粒。
魏昶君将鸡蛋一分为二,给了母亲半个鸡蛋,米粥他没有推辞,现在他是家中主心骨,他必须身体快速好起来,才能让这个家继续存活下去。
吃完饭,魏昶琅,魏染瑕便蹦蹦跳跳和一群小孩玩在一起,之后更是去了村子各处,对妇孺孩童说着:“我兄长说了明天大晴天,你们一定记得晒粮食,不然太潮湿无法吃了。”
“明天晴朗,晒被,把被子草絮取出来。”
魏染瑕甚至还去了道观,道观有人烧香祈求鞑子别肆虐蒙阴县,道观内有一些军户,都是屯田军户,朱元璋建国时制定军户制度。
军户可携带家人屯田,开垦荒地,十几人军户为一个烽燧堡,一般在县城前沿,负责护卫一方,驱逐匪患,鞑子等。
而现在军户也被剥削厉害,生产艰难,导致军户和盗贼勾结,不少烽燧堡更是早已空空,这也是为什么鞑子能肆无忌惮随意掠夺原因之一。
道观内,魏染瑕对一些烧香的人说着明天大晴。
道观内,一个老道士眼睛有些淤青,之前被魏昶君打了几拳,看到不少香客询问明天天气,老道士趁机冷冰冰树立神威:“你哥邪祟入体,欺骗百姓,接下来数日天气只会愈发寒冷,怎么可能还会烈阳高照。”
“诸位万万不能信,不然晒了粮食遭了雨淋,生计更难。”老道士一副悲悯之姿。
不少香客纷纷点头,他们都觉得天气只会更坏,如今乌云密布,怎么可能明天会有好天气。
落石村不大,军户十二户,村民五十七户,但因为战乱和匪患,村民如今还剩下五十户,整个村子总共两百人,多是老弱病残,靠种植小麦,番薯,少数种植玉米为生,因依山而建,早期地裂改变山形,下雨天常有落石泥石流等灾,所以称为落石村。
天色漆黑如墨,夜晚的十月更加寒冷,魏昶君打了一套养生道家十二段锦,身躯缓缓恢复了暖意,他没敢多运动,因为就喝了一碗米粥,十七岁的身体消化得快,躺在床上蜷缩被窝时他就感到饥饿。
魏昶君前世研究明史,他很清楚穿越者真正抵达古代之后,所要面临的困境简直绝望。
比如现代人吹空调都可能感冒,但古代底层盖的被子都是草絮,在潮湿天时感觉沉重一点都不保暖,窗户也时不时漏风,大部分喝生水,一旦闹肚子都很容易拖成大病。
还有现代人缺乏斗殴和防诈骗经验,王朝末年的斗殴动辄生死,都是几人或数十人组成的团伙,下手狠辣,明末的人肉足已让穿越者崩溃。
现代人缺乏农业技能和在高强度体力劳动之下还要保证发展,还有想要看懂古文必须要有娴熟的专业学术练习等等。
至于想要凭借肚子几根稻草把古代大儒说的纳头便拜,说的土匪直接臣服磕头,这些极难,因为这是王朝末年,生存是头等大事,乳臭未干的孩童如何获得威望和统帅力。
透过窗浆纸,魏昶君目光穿过村口路巷,山脉幽暗,他能听到来自大明王朝的漆黑长夜里妖声猎猎,末路王朝的气息压不住了。
蜷缩在被子内,魏昶君并不感到绝望,背后他现代大国为后盾,作为汉人最后一个王朝,他希望自己能改变这个王朝的命运。

“七日前敦煌历史研究所一名同志遭遇车祸,车祸地点在兴平市南位镇,车祸惨烈,魏昶君和司机当场死亡,唯一现场完好的是这半本书。”
“我将这半本《大明事录感》带回,我发现该书没有任何记载,直到前三日,我发现该书浮跃一行行字体。”
西安历史研究所所长雷请议开口,给众人解释原委。
最初书中内容只是魏昶君穿越之后的茫然随笔,上面内容被转播到大屏幕,在场学者纷纷看着,他们能感受到一个穿越者的彷徨无助。
穿越第一天,魏昶君记:「难!难!难!我穿越了?老天爷,你让我来到崇祯元年做什么,见证历史的悲哀再次上演吗?」
穿越第二天,重病感冒,魏昶君记「烦!烦!烦!这可是明朝末年,是南明数千侠士子,是几十天骄文臣,是若干骁勇武将都无法拯救的王朝末年」
「难道我要苟延残喘随波逐流等待大清入关?」
「急!急!急!等待剃头,剃成猪尾巴一样的丑陋发型,去他马德吧!!!」
在场不少学者会心一笑,但大多数人神情闪过担忧,他们都研究明史,知道穿越者承受的压力到底多大。
生存困境,未来困境,积累起来如一重重山岳泥流倾斜压来,对于一个在和平年间长大的学者来说,这种压力让人绝望。
穿越第三天,感冒稍好,魏昶君记「今天打跑了老道士,这迷信的老家伙居然让我喝符水,我现在有什么选择呢,悄无声息苟着发育成为土匪等待招安,或者积攒一波小队伍制造大船前往海外建设文明躲避末年,最差的就是在明末当农民,这一条不能选.....」
这一段文字凌乱,似乎魏昶君在写的时也仿惶不已,甚至有些茫然。
会议室安静起来,三十七名来自各所大学,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院的专家教授沉默。
西安历史研究所长雷请议展现三日前他的回信:「虽然我不想承认,但你再也回不来了,你将永远留在明末」
而现在——急急急,赫然就是穿越者的求救信。
片刻有人推门走来,助手对众人汇报:“青州府莒州蒙阴县今隶属临沂一带,根据文字消息我们找到莒州蒙阴县落石村疑旧址处,经过对柳树年轮查找,痕迹判定,并没有找到刻三叶痕的柳树。”
助手苦笑:“大家要理解,一个人在崇祯元年于一棵普通柳树上刻纹路,经历崇祯末年,闯王肆虐,南明乱象,大清三百年,民国战乱,近代发展,然后才到如今的现代,一棵普通平凡的柳树很难保存到现在。”
“近四百年来柴火短缺,物资匮乏,基建发展,这颗柳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砍了当劈柴,或者当木料。”
助手神情严肃,理性分析。
隔着近四百年,想要帮助目前“寂寂无名”的穿越者,难如登天。
准备回第二封信,穿越者目前最需要什么?”西安历史所长雷请议陷入深思。
敦煌研究院院长,悬泉置遗址研究所,明史研究学院等多名教授瞬间沉思,急忙思考,得赶紧帮助穿越者第一重困境,他处境太艰难了。
最终十几人先讨论出最重要两点。
告知穿越者将要面临详细天气情况,先解决第一生存困境。
会议室内,三十多名顶级历史学者纷纷打电话给弟子查询资料,还有人飞速敲打笔记本,有人在根据明朝亩产情况来推演末年天气灾害情况,还有教授根据宗族搬迁史查询蒙阴县灾情危机。
敦煌研究所更是放下一切工作,帮助各大教授归类天气情况。
这一刻西安历史研究所雷请议走到《大明事录感》后半本书,他提起圆珠笔,根据众人所得到的数据,开始一点点写下。
————从现代传输一封信要多久,跨越近代发展史,驱逐外辱史,民国混乱时间线,大清末年,大清中兴,大清初年,南明崩裂时间线,鞑子入关时,崇祯末年,各方农民军起义时——然后才到崇祯元年。
这是一封信所要经历的时间线。
但这封信也没准将会改变历史走向。
寒风像碎玻璃一样一片片划着皮肤,魏昶君忍不住蜷缩紧了身子,使劲让粗袍贴合身躯,他甚至用草绳把衣服勒紧了一圈,这样不至于衣服有缝隙。
崇祯末年的十月中旬实在是太太太冷了。
呼——魏昶君甚至能看到吐出去带着一些白色寒风,但他没时间在意寒冷,他蹲坐在《大明事录感》前半部书前,搓了搓手激动无比看着原本空白的纸张上浮现一行行字体。
是圆珠笔写的,和第一封回信字体一模一样。
正楷。
简体字。
这是后世的同事,好友,西安历史研究所雷请议的字迹!
该字体虽是正楷,但每个字落笔最后一点有草体的影子,这就是好友的字体,魏昶君记的很清楚。
这一刻他忍不住激动攥紧拳头,隔着近四百年,他再次感到了熟悉的气息,未来那个恢弘的时代彷佛在眼前,但彷佛又隔着若干时空。
魏昶君终于能感到一丝安心了。
后世之人——知晓自己的存在了!
所以自己不孤独!
此刻,魏昶君将后世来信内容一字一字的刻入脑海。
「昶君贤弟见信如唔,兄长雷请议回信,得到你身陷囹囫,困近四百年前,我对组织汇报,筹建穿越者后盾组织,希望能帮助你或帮助大明朝,重新走入另一个结局」
「请你务必记住下面内容」
「在历史长河中,你须在蒙阴县或青州府莒州混迹出名声,该名声能让你记录县志或当地书斋中,如此你才能在历史留下名号,我们才能知道你的信息!!!」
「我们将会分析你的结局,提前告知你,让你避免各种必死局面,如鞑子来犯,如流寇来袭,官宦欺压等,所以你务必在历史留名!!!」
这是纸张来信前半段,有些字体从正楷变成了草体,可见写信之人焦虑担忧。
魏昶君默默想着四个字——历史留名!
这四个字无论横看竖看,都极难!
但只有历史留名,后世才能看到自己结局,才能提前告知自己危机,然后自己避免该必死结局,一次次走入正确选项,最终有机会参与改变大明结局。
虽身处寒风凛冽中,魏昶君此刻却感觉不到寒冷,他只感觉一股暖流从心脏处开始奔涌而出,因为他不再是一个人了,身后有着四百年后现代大国为后盾!
联系未来,让自己,让大明走入一个全新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