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游戏:我宅在家里就变强!(苏易苏易)热门小说免费阅读_热门小说排行榜末日游戏:我宅在家里就变强!(苏易苏易)

奇幻玄幻《末日游戏:我宅在家里就变强!》是由作者“是亚当呀”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苏易苏易,其中内容简介:【避难所 经营建设 末日轮换 稳健男主】末日游戏降临,全球人类随机分配避难所。末日灾难,每月轮换!极致炎热!绝对寒冷!天降陨石!植物灾变!怪物横行!极端灾难横行全球,人们必须不断外出探索,收集资源,疯狂升级避难所,才能在无数的灾变中苟延残喘。苏易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却发现自己的避难所天赋有些不一样。【宅男之家(SSS级)】:在自己的避难所每停留一天,即可获得当前最急需的生存奖励,奖励大小因避难所等级提升而提升。“极品天赋!我宅在家里就能变强?”苏易惊奇的发现,只要自己足够宅,资源、吃喝、武器、装备一切都不缺少!当别人还在避难所的外面不断生死挣扎的时候,苏易已经将避难所打造成全球最强要塞!顺便躺在席梦思大床上,抱着奖励给的S级战斗美少女,继续清点着自己多到花不完的末日资源。他什么都不用做,只要足够宅!就会足够强!“你说这是世界末日?”“开什么玩笑,这分明是宅人的天堂!”...

点击阅读全文

《末日游戏:我宅在家里就变强!》内容精彩,“是亚当呀”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苏易苏易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末日游戏:我宅在家里就变强!》内容概括:”“对了,我还剩下多少生存点来着?”苏易查看了一眼,发现自己还有1806点生存积分。“先把避难所的空白区域给打造了吧,多出来的积分,看能不能再换点好东西。”苏易打开避难所的建造模块,那份灵魂出窍的感觉又一次出现了。苏易的视角重新被拉高到俯瞰角度,他这一次没有过多的震撼和体会,第一时间开始仔细查看避难...

末日游戏:我宅在家里就变强!

阅读最新章节


苏易在心里大致估算过,如果只是4个人来使用的话,这些物资肯定能支撑好几个月,而且会过得相对舒服一些。

毕竟在城市里其他幸存者们还因为食物和饮水而发愁的时候,苏易已经重新用上了卫生纸、牙刷这些提高生活质量的细节物资。

顺带,还能抽抽烟,甚至物资堆里还有一些颜色杂志和漫画。

看来李哥这群男的,对于物资真的是来者不拒,什么东西都往楼里带。

物资多了自然好,但也有一些缺点。

“物资太多了,冰柜的储存空间有限,肯定会让一些食物在高温下提前腐坏。”

苏易皱眉:“我得抓紧时间,把部分容易腐坏的食物给交易出去,换来一些新的东西。”

“对了,我还剩下多少生存点来着?”

苏易查看了一眼,发现自己还有1806点生存积分。

“先把避难所的空白区域给打造了吧,多出来的积分,看能不能再换点好东西。”

苏易打开避难所的建造模块,那份灵魂出窍的感觉又一次出现了。

苏易的视角重新被拉高到俯瞰角度,他这一次没有过多的震撼和体会,第一时间开始仔细查看避难所的整体构造。

这一栋楼是老旧的居民楼,总共8层,一层四户。

苏易现在的避难所范围,是整个六层的面积,同时也包括了上下楼道。

按照避难所升级会向周边扩散的趋势,苏易很容易判断出随着避难所的升级,迟早有一天会把整个楼栋给占据。

“那么,我的打造眼光,应该稍微放的长远一些,要将整个楼栋为主体,来进行未来的蓝图构建。”

“目前来看,我还没办法直接在其余楼层打造东西,自然也就做不到一楼的防御机制。”

“所以防御机制不应该作为主要目标...而且,这玩意儿也太贵了。”

苏易看了一眼避难所里可以打造的东西,有铁门、电门、钢丝网的基础防御设施打造,甚至连壁枪、激光陷阱、活动地板都有。

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分类极多,一眼根本看不完。

但无一例外,这些东西的价格都极为昂贵。

哪怕是最简单的铁门,都需要花费100生存积分。

虽然避难所打造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安置完毕,省去了收集建筑物资和手动建造的过程。

但苏易还是没打算从这里下手购买什么东西,因为苏易发现自己现在能购买到合适的避难所防御机制就只有铁门。

而铁门这玩意儿,李娅自己就能造出来,虽然没有避难所建筑模块里的那么优秀和厚实,但勉强也能用。

至于其它的防御模块,要么是避难所等级不够,要么是有前置条件。

苏易发现,不只是防御模块和物品,大部分可以在1级避难所内建造的东西,包括电路、地暖、中央空调、化学研究室等等一切建筑信息,都需要用到一个名为科研房的前置房间。

科研房:消耗1000点生存积分,打造1级科研房,可开启当前避难所类型的科技树体系,可研发更多避难所前置科技模块。

“懂了,得有科技树,才能攀科技,才能直接购买更多避难所的建筑物品。”

苏易点头:“很合理,越来越觉得我是在玩游戏了。”

这一套真的太原汁原味了,真就是完美符合地球人类的独特末日生存游戏呗?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曦林书香回复书号1070

小说《末日游戏:我宅在家里就变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