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热荐免费小说(周璟月周云柔)凌星计划全文完整版-周云柔周璟月凌星计划小说

热门网络作者“徐孟曦”的热门书《凌星计划》推荐大家阅读。故事精彩剧情为:这是一种液压马达与液压缸配合运行时产生的特殊噪音。“当、当当。“三下礼貌的敲门声响起。栗彬把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对着门口说道:”进来吧,门没锁...

点击阅读全文

凌星计划

《凌星计划》,是作者大大“徐孟曦”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周璟月周云柔。小说精彩内容概述:一个男人拉开两扇对开的门,走进他的冷藏室天花板和墙壁上的灯泛着蓝白色阴冷的光,洒在左右两边的货架上,照出各种蔬菜水果一应俱全的景象他不在意这种习以为常的富足,而是直奔房间尽头的门门里是一个更小却更冷的隔间,他忍着寒冷刺骨的空气,目光在各层冻肉和冻鱼之间快速掠过,聚焦在最下层的一个蓝色车载保温箱上男人用消瘦的右手牢牢握住提手,一下把沉重的箱子拎了起来他手肘并用地把门顶开,回到了温暖的厨房......

第43章 在线试读


与此同时,在相隔8000公里的同一片天空下,中国东部已经进入了深夜。栗彬却依然呆在宇宙研究院4楼自己的办公室里。门外传来一阵既特别又熟悉的脚步声。滋~哒、滋~哒……渐渐地越来越近。这是一种液压马达与液压缸配合运行时产生的特殊噪音。

“当、当当。“三下礼貌的敲门声响起。

栗彬把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对着门口说道:”进来吧,门没锁。“她心里清楚,是他来了。

一个身高180厘米左右男性模样的机械人走了进来。上身穿着墨绿色的T恤,下身则是卡其色的长裤,但并没有穿鞋。因为他的前后脚掌是分开的,独立由各自的液压马达驱动,以便随时调整重心保持平衡,同时还能确保稳稳地抓住地面。

他全身上下覆盖着非常漂亮的金属灰色的阳极氧化铝外壳,这些金属外壳被打造成模仿人类的肌肉线条的形状,在结合处互相交叠覆盖了一部分,以便身体在运动时不会有所妨碍,也不至于裸露出内部的线路结构。

头上虽然没有头发,但是两只乌黑而锋利的耳朵像精灵一样高高耸起,既负责听觉感知,也作为接受控制信号的天线。眼睛的部分是一个横贯脸庞的狭长的单向玻璃,优美的弧线包覆在脸上,就好像戴了一副造型炫酷的墨镜一样。其实这层单向玻璃的下面是两个高速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结构光探测器等精密的视觉元件。它们被小心地隐藏起来,以免让普通的人类看到而产生心理恐惧。鼻子和嘴巴部分则是一个口罩形状的蒙板,遮盖住发声设备,也起到美观的目的。

“你还没走吗,宇洲?”栗彬看他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开口问道。

“是啊,我看你也没走。想过来和你说说话。都过去一年半了,你还在因为他的离去而抑郁吗?”宇洲的声音从面罩下方的扬声器中发出,就像真的在讲话一样。

栗彬怎么会忘记,从周宇在冲绳用他自己把她换回来的那天起,已经过了一年零五个月又二十一天。她一开始发疯似的想要找寻一切把周宇救出来的办法,但是世界之大,却没有一种她能办到的可能。她就这样一直不肯罢休地努力了九个多月,直到海的另一边,Moses公司发布了消费级纳米建造机器人“The Rod”,她才一下子明白了,周宇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她的身边。因为她知道,这种源自点星者文明的纳米建造机器人的技术,如果没有周宇的自愿协助,米国人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自行研制出来的。她只愿相信,周宇一定是出于什么苦衷才向米国人提供尖端科技,一定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才不跟自己联络的。

“我想出去喝一杯,你跟我一起吗?”栗彬没有回答宇洲的问题,反而发出了一个邀请。

“我嘛?好吧,只要你不觉得奇怪就行。”宇洲有些惊讶她竟然会邀请一个由数字化意识远程操作的机械人,但他还是欣然同意了。

“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快了,发生什么都不奇怪。”栗彬说着,走向门口的衣架,取下挂在上面的挎包,示意宇洲先走。

于是他们一起乘电梯下楼,在停车场里坐上栗彬刚买不久的车。它的外形棱角尖锐,既符合空气动力学,又具有科技感。车身大量使用了碳纤维、钢化玻璃等材料,大灯使用的是激光阵列,尾灯则是由覆盖在车尾的柔性LED屏幕模拟显示出来的。

栗彬所坐驾驶位的方向盘是隐藏起来的,因为在市区范围内,为了车辆通行的高效率和安全性,是禁止任何人自行驾驶车辆的。所有的车子都需要接入6G网络,在交通管理局的系统安排下,由自动驾驶系统进行操作,乘客只需要输入目的地即可。

“我的车快要没氢了,咱们得先去趟换氢站。”栗彬看着挡风玻璃上显示的图标跟宇洲说道。接着,她启动了语音识别系统,告诉车子先去环城线上的“中氢”换氢站。

由于中国南海的洞天塔常年以极低的成本,接近无限的功率向周边国家供应几乎免费的电力,又因为纳米建造机器人的爆发式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亚洲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氢燃料电池的普及。将电解海水产生的氢注入装满纳米建造机器人的长方形电池仓中,纳米机器人会牢牢地抓紧多个氢分子,使得宏观上低密度氢气变成高密度的液态金属氢,在体积缩小11000倍的基础上稳定地储存在电池仓中,只在需要的时候被释放出来进行化学反应发电,续航可以达到惊人的1500公里,而产生的废气只有水蒸汽。这种划时代的技术在中国已经完全淘汰了使用化石燃料的内燃机汽车和锂电池充电式汽车。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大量的能源和高超的纳米建造机器人技术。这对于中国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对世界上的大多数其他国家来说,不是欠缺其一就是干脆两种条件都不具备。

栗彬的车子悄无声息地自动移出停车位,穿过大门后迅速地汇入车流。在交通管理局系统的指挥下,她的车子距前车仅保持50厘米的车距,但速度却一直维持在60公里上下。这种先进的自动驾驶和车流调度技术让路面的使用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虽然看上去很危险,但是整体的交通事故率却非常低,实现了在极高人口密度的城市既能不堵车,又能满足所有人开车出行的需要。

当他们到达换氢站,在一个放满电池的货架岛左侧停下来时,等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问道:“你好,换多大密度的?”

“1.5的就够了,最近也不出远门没必要换高密度的。”栗彬回复道。

“全换吗?”

“嗯,全换吧,麻烦你了。”

“好嘞。”工作人员说着,推过来一个带轮子的操作台靠在车边,然后熟练地从车子C柱下方的开口拉出一条长约1.5米,宽15厘米,高20厘米的四棱柱状电池仓,砰地一下放在操作台上。他打开电池仓上盖的卡扣,露出并排放置的金属氢贮藏单元。这些单元的形状貌似砖块,但表面是用铝合金包覆的。他依次把一共12个贮藏单元取出,又从旁边的货架上拿来12个新的按原样放回其中,最后合上盖板、推入车上的卡槽中。整个换氢过程用时不到3分钟。

“好了,一共12元。要不要贴一个防静电释放的魔术贴,现在只需8元? ”工作人员向栗彬推销道。

“不用了,谢谢。就刷脸支付吧。”栗彬客气地说。于是工作人员用结构光扫描仪拍下了她的面孔,通过分析面部特征和虹膜纹理,很快就识别出她的账号,完成了交易。

“现在加满一箱油,哎不,氢气,只需要这么点儿钱吗?我记得以前来一次加油站最少也得两三百。”宇洲感叹道。

“是啊,你不用车不知道,现在能源价格已经跌到快不要钱了。连带着整个工业品市场的价格全都走低,以前挣个万把块钱不够花,现在每个月随便乱买东西,却怎么也花不完。”栗彬说着,把目的地设为市里最高的那座大厦。

半小时后,他们到达了大厦的地下停车场。宇洲在栗彬的带领下进入高速电梯,直接从地下9层上升到88层。他的这具机械身体侦测到了气压的改变,躯体内部的液压油泵把功率输出调小了一些。

“你还好吗?”栗彬敏锐地听到了宇洲身体内部传出的特殊声响,便关心地问道。

“没事,就是把油压调小了一点儿,不然关节没法复位。”宇洲答道。此时,电梯的门开了。这是一个装修富丽堂皇的爵士乐酒吧,位于这栋摩天大楼的顶层,360度的全景视野可以把整座城市的夜晚一览无余。他们选择了一个靠近乐队的侧翼位置坐了下来。

周围的人大多注意到了宇洲的身体,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则很有礼貌地装作没看见。很少有数字化意识控制的机械人来这种娱乐场所,因为他们无法饮酒,自然也没法体会到酒精麻痹大脑时产生的那种放松的体验。

很快,酒吧的服务人员上前询问栗彬想喝点什么,她随便点了一杯“大都会”鸡尾酒,并要求给宇洲也上一个一样的空杯子。

“这副身体用着还习惯吗?”栗彬继续刚才的话题问道。

宇洲把覆盖在小臂内侧的金属盖板拆开放在小桌上,露出里面一束一束的金属软管。他指着这些直径只有几毫米的银色管子解释道:”你看这些软性液压缸,它们内部流淌的是澄清的液压油,只要我想移动身体,它们就会像人体的肌肉一样牵拉或推动金属骨骼,有些大的关节部位,比如膝关节和肘关节则额外有液压马达来助力转动。结构强度和力量都远超我之前的身体。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之前那样细腻的感觉了。现在整只手臂只有十几个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没法精确地感知某个部位的温度,或者感受到某些轻微的触动。视觉和听觉的灵敏度都比之前有很大的提升,但嗅觉打了不小的折扣,体内的紧凑型质谱仪只能分析出几十种不同的气味。不过没有关系,总体上我感觉很好。“

栗彬笑着摇了摇头:“不是,我的意思是你有没有感觉什么不方便?”

“嗯。说到不方便确实有一点,就是液压油泵的噪音比较大,静止不动还好,只要动起来就会发出滋滋的噪音,比较容易影响到别人。另外就是所有的动作都需要主动地操作,每一块骨骼的运动状态都需要完美地协调,这可比开车难多了。你可以想象,开车只有两个踏板,一个加速一个刹车。而要操作这副身体走路,我至少要同时操纵数十块金属骨骼的动作,稍有不慎就会摔倒。我用了两个月才练到现在这个不会随便跌倒的程度。”宇洲认真地回忆道。

栗彬还是笑了笑,看着宇洲的眼部护镜。她希望玻璃盖住的的不是冰冷的摄像头、传感器,而是肉体组成的真实眼眸。她心想自己真傻,明知宇洲是完全没有情感的数字化意识,却还是一厢情愿地把他当成原来的周宇一样聊天。

小说《凌星计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